0805班課程記錄 20090414

地點:13樓佛堂

壹、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上課時間:98414

貳、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課程目標:皈依法會前行

參、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上課流程:

一.       法師對同學開示皈依法會前行

二.       法師對同學問題釋疑

肆、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課程說明:

一.       法師對同學開示皈依法會前行

(一)   廣論p100第三由何道理而皈依者。如何選擇皈依的對象?我們如何選擇信任的對象?我們對於接觸的人都有直接的感覺、直覺的感受。通常從什麼角度做觀察?言行舉止,是否得體。人格?如果要看過去的誠信,如何比?這就變成他人的觀感必須加上自己的觀察。面對困難時,抉擇的方法?每個人對困難的定義不同,如何觀察?有些人挺奇怪的,別人覺得惱火的話,他卻沒有感覺。有時候,我們會有點急,但別人不急。在這種情況下,才了解自己的感覺不太準,同樣的情境,別人不是同樣的觀感。如果不去了解,代溝就會出現。言行舉止的觀察即是思惟他人面對困難時的處理方法,但往往僅能片面觀察之,無法由善知識十德相觀察。有沒有智慧?如何看?看得多遠才算有智慧?今天?明天?明年?你們的觀察角度,如果細問會不瞭解自己的角度和標準,常常是片面的。要稍稍對我們習慣性的觀察,做一些簡擇。

(二)   由何道理而正皈依,透由什麼理則去觀察你相信的人。如何思惟抉擇你所面對的人有何功德(優點長才)?須透過理智觀察。《攝抉擇分》從四個角度來成立。

1. 第一個有沒有什麼功德?了解這個人的優點、長才,他的行為舉止、想法、心態。

2. 第二個知道差別。104頁,「由知差別而皈依者」,因為知道差別而相信,差別是指佛法僧的差別,而瞭解程度上的差異。

3. 第三個不言餘而皈依。105頁,「由不言餘而皈依者。謂由了知內外大師及其教法,諸學法者,所有勝劣,唯於三寶執為歸處,不執與此相違師等,是所應歸。」了解它帶頭是誰?倡導的思想是什麼?跟他一起學的對象及學習的成果?從由內(佛法)外(佛法以外)知團體的領導人風格、倡導宗旨、學習者的品格及學習者成為甚麼等面向,進而瞭解為何要選擇學佛教。

4. 第四個「自誓受」,確認沒問題後,自己要下決心自己應有具備的條件,觀察後確定自己要學,照著去努力。有這樣強烈決斷的心情後,不管是順境、逆境要堅持自己的誓言。

(三)   世間也是如此,一般選擇男女朋友或夫妻也是如此。看功德,每個人對功德的定義不同,有可能是長相、品性、經濟能力、談吐舉止是功德;如果身高差不多、才華差不多旗鼓相當,條件相彷就比差別,有人具強大能力後具柔順的氣質比較聽我的,有人具強大能力後具強勢的企圖比較難溝通;接著就評估比較別人對你可能的觀點跟看法;接下來就決定,決斷要追到手,不管遇到什麼困難,颳風下雨,都會克服萬難而正皈依,你一定會把它當成你值得信賴依靠的對象,因為前面已觀察很久了。

但是,這樣的觀察是否理智?

有人說愛情是盲目的,智慧的產生是由對煩惱的淨化,世間人的觀察如果不是朝向消除煩惱,往往只是更強盛的煩惱產生,有可能你觀察出來的功德,是你增長出來的,實際上他並無此功德,但是因為你太喜歡這個功德而映蔽了他的過失,這樣就很麻煩了。

(四)   如果生病時,同學會抉擇看醫生或靠自己。如果是小病自己可以搞定就會相信自己,我們相信自己,就是皈依自己,因為你的經驗驗證過,所以才會相信,這就是皈依的一種內心形相。

(五)   皈依要到生起什麼樣的量?要在任何時候都以這樣的標準去行持。師父不管病的如何?都不會睡過頭。一般人血中含氧量有百分之九十幾,師父生前最後一次坐機時,含氧量只有百分之七十幾。師父說「我的意念在,生命就會在。」於佛法要能終生奉行,是很不容易的,但是可以練習成習慣。「為什麼要皈依?」「對善知識有這麼大的信心?」是因為有人這樣做,而做完後的結果是可以觀察到,對佛法的信心才會生起。

 

二.       法師對同學問題釋疑:

(一)內外道的差別?

法師:

1.         內外道比較粗略的界定,是佛法以外的都是外道。差別在於追求和生命的對象不同,不同的思想、見解、價值觀都稱為外道。外道是很厲害的,絕大多數的人都是外道。相不相信「做好事就會得善果」?「善有善報,惡有惡報」?聽起來似乎很順,但是一遇到境的時候就會變成外道,一點都用不到。我們常會覺得好心沒有好報,真的遇到時,內心是蠻支持外道的言論。遇到幾次之後,對於行善會得到好報,就會開始猶豫。

每個人普遍是外道的信徒,先相信外道,才漸漸相信內道,必須經過很多人提醒和勸服才會想開。

2.         絕大多數的人覺得好心要得到好的回報。實際上,這並不是很有智慧的見解。作善事時是需要經過思考的,好心如果沒有智慧,常會做很奇怪的事。

以同學禮敬法師為例,有時法師到了一個陌生的地方時,因為對環境陌生,需要人引導。但是同學因為要禮敬法師而忘了帶路,就會失去了好的本意,變成做好事沒好報。

所以須瞭解做善事時是否用智慧去抉擇。智慧(好腦筋)與悲心(好心腸)需同時兼顧,若無智慧,就會變成好心做壞事。如果做好事沒好報時,要想想是否用智慧做抉擇?還是只是一廂情願。生命的提升需要智慧和悲心,否則會出現好心幹壞事,一切都因為無知。

3.        (1)同學可以多憶念佛功德,當我們決定信任的對象時,必須觀察他有沒有功德。106頁,要觀察身功德、語功德,正語還是相似語?意功德,包含智功德和悲功德。好心腸搭配好智慧才能有功德。業功德可由行為與所發展事業中去判斷。透由這樣的事業對眾生的影響來觀察是否有功德。對生命長遠性的差別,觀察事業功德的差別需要一點時間,短時間有時候看不出來。

(2)現在這個時代其實非常進步,以前覺得空調,電燈發明是進步,現在看起來不一定是。現在的好與壞並不代表未來的好壞,需用時間去抉擇觀察,抉擇涵蓋的範圍有多廣?時間有多長?以師父發展慈心事業為例子,種菜而不噴農藥,就投入時間、人力,能不能得到有效的回饋?在當時會覺得不可行的。而且,初期還種不出來,或者種出來了,卻不能吃、不能看。單單從那幾年,是觀察不出來是否對人類有幫助,付出卻沒有結果。短期幾年幾乎看不出任何成果,但幾年之後,成果就慢慢地呈現出來。

(3)有沒有這樣堅持的人?有,而且不單看這一生,而是從前幾生就養成這種習慣,所以就很習慣去做。就佛法來看,人人平等,沒有天才,這一生看起來特別聰明,是過去生花幾百輩子來養成。習慣都不是一輩子培養的,不是這一生才開始實踐的。「不言有餘而正皈依」,遇到「累」、「病」時會不會繼續堅持。師父這一輩子一直在學習皈依,這是需要長時努力,不單是做還要觀察思惟。

4.         馬鳴菩薩以前其實是外道,當時有幾千名弟子,非常的聰智,許多內道都無法辯贏他。後來到了那爛陀寺,大家都覺得只有龍樹菩薩和聖天菩薩可以辯贏他,緊急邀請兩位菩薩跟馬鳴菩薩辯論。當時聖天菩薩便先和他的師父龍樹菩薩進行辯論演練。由龍樹菩薩扮演外道的角色,演練時,因為龍樹菩薩功力高深,聖天菩薩一度以為他的師父就是外道。經過幾次辯論後,聖天菩薩代表與馬鳴菩薩辯論,最後並調伏了馬鳴菩薩。(但因為當時和龍樹菩薩進行演練時,聖天菩薩種了不恭敬善知識的因,最後感得了失去一眼)。馬鳴菩薩因為本身非常聰智,由外道轉為內道非常的快,後來證得了許多的功德,成為一位內道的大善知識。

其實持外道論見者,當他啟信後轉成內道也能成為一代善知識。

 

(二) 我們皈依的對象是佛,佛皈依誰呢?他怎們分辨取捨什麼是對?

法師: 

1.         佛陀成佛前已不是凡夫,而是十地菩薩,凡夫亦可稱為菩薩,但前提是需對生死輪迴有深刻的觀察,而生起厭離心,並想救脫一切有情的相順動機。佛是證得空性的菩薩,已脫離輪迴,已有足夠的智慧抉擇。

2.         以煮飯為例子,基本上必需有米和水,但煮的時間長短和火候等因素亦影響到品質,這需要時間去練習。學佛也一樣,佛陀因掌握到佛法的基本原理跟特性,在這大方向前提之下去累積細緻的經驗,佛陀因為相當相當熟,可以自己去觀察跟證悟。

 

(三) 有時會覺得客戶要求非常的煩,要如何調伏內心呢?

法師:

 先調整自己的想法,因為作不到才來學佛,佛法有教、佛陀有講,鼓勵同學繼續學佛。

 

(四)     是不是佛一開始就是佛,而只是投生凡夫相呢?

法師:

 彌勒菩薩和佛陀是很好的朋友,一開始時彌勒菩薩是先成為菩薩的,彌勒菩薩又別稱慈氏,印度話稱為悅意,因為彌勒菩薩過去生常幫助許多眾生,令眾心心生歡喜,但因為佛陀較彌勒菩薩精進,救渡眾生更為廣泛,所以佛陀成道較早。修學佛法的依循軌則皆在廣論裡,正確的佛法強調理智的觀感與抉擇。

 

三.       行政事項宣導及回向:

(一)     行政事項宣導:下週浴佛法會前行。

(二)        回向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ilovebuddh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