0805班課程記錄 20090324

地點:3樓講座區

13樓佛堂

壹、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上課時間:98324

貳、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上課流程:

一.       上次課程重點複習。

二.       「善知識十德相-師父行誼」心得分享

三.       如華法師廣論開示

四.       如華法師問題回覆

五.       回向

參、 下次進度:

一.     「善知識十德相-師父行誼」心得分享

二.     「密勒日巴尊者傳」電影心得分享

三.     廣論研討:P28L2~P28L9

肆、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課程說明:

一.   上次課程複習。

二.   「善知識十德相-師父行誼」心得分享

(一)     第二組輪流分享公案心得。

(二)     班長:

1.       尸羅就是戒,是用來調整我們的心讓我們歸於善的一方。軌則是由佛陀所制定,因為佛陀已經證得圓滿,所以知道那些是應該遮、那些是應該做。

2.       持戒是我們自己的事,不應該為了要持戒而去影響到別人本來正常的作息。以我們的觀點,應該去幫助法師們持戒,這是「護戒」。但是,以法師的角度來說,持戒也是為了要利益眾生,不能只為獨善其身。所以,師父到法人來時,就隨順法人的制度、作息而行;並沒有因為自己要持戒-「過午不食」,而要求法人特別安排。但是,這並不是隨意而為,必須要學習正知正見之後,才知道要如何持戒。

3.       佛法是心法,講求內明,是要調整內心,讓心較為安定,潛能才得以開發。戒的目的是讓我們得定,心可趨向於恆常穩定。有關於定,心要沈穩才能安住,才能真確的緣到事;觀察會比較細微,知道該如何做,也比較不會產生煩惱。我們一般人煩惱都很粗猛,不太會去觀察,模糊粗略的過生活,對小事情這樣,遇到大事情時也是如此。

4.       出家人持守過午不食的戒律,可以讓心清明身輕安,晚上用功不會昏沉想睡覺。

5.       因為我們有煩惱,就如撒網到大海捕魚,捕不到魚時,就得到大海沒有魚的結論。因為我們常以自己的不圓滿的見解去看待事情。同學可以多向師父祈求和禮拜,感受師父給予的加持與關懷,觀想師父和顏悅色的看著你、放光加持,同時在廣論課程受用中,斷除聽聞時的不良習氣。

 

三.   如華法師廣論開示

(一)     廣論裡分四個科判,先從大架構瞭解,有助於學習,有助思維觀察。普通人容易見樹不見林。科判主要分為四個大科,其中主講內容在第四科,範圍最廣。剛開始,聽話要專注,不要走神。讓身心處在放鬆但專注的狀態。學習如何在身心疲累時,還能專注,是可以練習的。就像肌肉可以鍛練,心也可以透由思考而獲得鍛鍊,靈活度及開放度就會出來。

(二)     「聽聞軌理」會影響每一個段落的學習,學習的品質會低落常常在於學習的方法不對。第一個開展的就是要先找對人,佛法是內明,認識越清晰,就會越清明。如果知道如何解決,就不會有苦惱。如果不會解決,縱使只是芝麻大小的事,只要不順利也會影響苦樂。對於善知識不是一開始就百依百順,而是要學著去觀察,學到不易理解的時候更需要懂的人才揭示內涵。

(三)     「懺悔」必須要透由四力。「追悔力」,透由瞭解可能的過患,自然就會有追悔的力量。知道那裡有過錯,才會有對治的力量。有一些無法溝通情形,不管是特定的人或者溝通的方式,往往是因為溝通的頻道不對而產生的。他總是用同一種方式來跟你溝通,而你也總是只有一種反應。所以,情形就不會改變。我們的慣習性常常有一種問題-「知道錯,並不一定改的過來」。因為對治力是一種力量的抗衡,藉由觀察尋求相反的方向,而且是正確對準的力量來抗衡。我們常覺得廣論很好,卻做不到或不知道該如何做,因為我們沒有弄明白問題出在那裡。很相近並不一定是問題的癥結點,生病靠醫生,修行則要靠老師。所以,有依止力。如果沒有人引導知道看問題的方式是不會知道問題癥結所在。

(四)     老師並不是隨便找的,所以,一開始告訴我們善知識的十種條件。調伏,對於我們內在的錯誤要瞭解。對於自己的現狀、問題我們常常會覺得沮喪。實際上,我們不能說這是在全然的反省。為什麼?因為錯誤的反省也是一種反省,我們必須探討反省時要知道是否有正向的效果。如果是錯誤的反省則會有錯誤的效果。覺得懊悔、沮喪,就可能是錯誤的反省。因為反省是要讓自己遠離苦的因,讓自己趣向快樂的思想、因。調伏是正確的反省,予以正確的改正。不會產生痛苦和壓力。沒有理則的觀察,就會產生錯誤的反省。所以觀察自己的過失需要善知識的引導,才知道問題所在以及如何下藥?真正解決問題,所以方寸的拿捏需要很小心。

(五)     以佛法而言,要能解決所有的問題才是善知識。你必須要對善知識要觀察,看他是否是能夠幫助你改善的老師。但是,在觀察的意樂上要如何調整?如何分判?我們常以第一印象來評判一個人,這是一種有極大過失的評判方法。對宣說佛法義理,心靈提升的人不應該以外相、語句是否柔和來分判。但是在現今這個時代,常會產生這樣的過失。因為很難從外表去評判,而要從思想及隨順這種思想的行為、舉止去評判。但是要能夠擺脫這種評判的習慣是很不容易。必須要從平常就開始練習,「君子不以人舉言、不以人廢言」。如果自己沒有這種條件,一旦真的遇到好老師也沒有用、效益不大。所以我們要從現在開始,就去培養自己這樣的條件。

(六)     講到「華嚴九心」,這是引自《華嚴經》。宗大師總攝自《華嚴經》有這九點,如果能夠掌握好就是能掌握到遇到善知識的條件。我們常常從小雖然知道要做好學生,卻不知道心態該如何擺?心態對,自然就會規矩;心態不對就只能靠藤條。意樂上,它一開始從何練習起?就是從這九點。要做這九點其實蠻困難的,要能接受這些概念,在這個時代並不容易。一旦有人這樣做,卻往往會被認為是瘪三,一點個性都沒有。這是因為現在的社會講求個性、講求自我所造成的現象。

(七)     孝子心必須要捨自自在,不要有自己的想法而就對方的想法。在現在的社會還是可以觀察到這樣的現象,我們所謂的孝子-父母孝順孩子,什麼事都只想到孩子;另一類是男女朋友,完全配合對方的想法;也是另一種捨自自在。基本上,我們從這些現象可以知道,每個人都有這種捨自自在的能力。但是對象是誰?是可觀察之處。當自己要捨自自在,必須要先知道對方是否圓滿?是否是具德的善知識?

(八)     金剛心,每個人都有這樣的潛力。那怕自己再累,電視一打開,誰亦不能離其親愛。縱使知道沒有任何好處,都還挺自在的。

(九)     如果有興趣的話,要發起這九心都很容易。關鍵在於我們瞭不瞭解中間的好處?啟發自己熱誠。有些人常常覺得學習有障礙,這要稍做觀察,關鍵不在難易,而是不認識好處。因為不知道好處,所以,影響學習的意願與態度。

四.   如華法師問題回覆

(一)       學員:什麼是學習的道理?唸廣論時間不久,有些人卻很用功,甚至會背起來。常因此會覺得自己學的不夠好。

法師:你覺得自己學習跟別人最大的差異點何在?

學員:學習對我而言是去瞭解道理,去實踐它,目的在淨化自己的煩惱。因為我們常依自己的喜好而增加自己的煩惱。

法師:希望透由這樣的學習而不增加煩惱,煩惱有什麼過失?煩惱增長或減少對我們的影響在那裡?因為有一個設定,好像解決煩惱可以帶來更良善美好的未來。那我們怎麼觀察和認識,有些人習慣把書讀好,就認為是煩惱減少,痛苦減少,其實現在成績優異是因為認真讀書所使然。這並不全然是正確的因,但也不是全然無關。學習的進展不是從背得多熟,就是學習的多好。掌握這樣的條件,是否就能趣入佛法?它可能是一個助緣,而不是一個正因。就像米的因是稻種,還需要其它陽光、水分、養分的條件,如果沒有,種子還是長不出來,掌握正因就會有效果,但是要有順緣。

學習是先弄清楚,方法不要錯、次第不要錯。不全然是從外面尋求,常是從內心去尋求。《廣論》P45「所言修者。謂其數數于善所緣,令心安住,將護修習所緣行相。」如果心能夠安住,痛苦就會減少。如果學習跟苦樂解決沒有關係,就不用學。能夠減決自己苦樂問題,同時也能夠幫助別人減決。

(二)     學員:如何有次第跟女友介紹廣論?並且讓她知道自己不會因為學廣論歡喜而出家。

法師:自己先有次第的學習廣論,學好了之後,再瞭解自己的女友的程度。歡喜不是出家的因,以現在而言,不急。要先瞭解廣論引導的內容,出家是一種學習的方便。出家是一個助緣而不是正因,這牽涉到你學習廣論的意涵,但是如果有這個助緣,學習佛法會很有助力。

      如何介紹給女友?不要急著跟別人說自己在學佛,要先瞭解別人對學佛的概念,很多人的概念是似是而非的。例如,很多人將學佛和吃素劃上等號;有人會說學佛怎麼脾氣那麼差?就因為還沒學好,所以脾氣差,所以才需要學。但是世間常常是以求果相為標準,但是,要能得到一個果相是需要有過程的。以這樣來做為衡準是不合理的,是踰越別人學習的狀態。等真的學好了,自己覺得已經有轉變,再和別人討論,才比較好溝通。

一開始學習時,不要想在果相能有太大的轉變,而從基礎上去學習。介紹廣論要看個人的接受的程度,先從內涵,去做理智的探討。

(三)       學員:雖然在定培時,有學習如何聽帶子,但還是不太能掌握師父的理路?

法師:慢慢來,習慣去訓練自己聽話的習慣。始終要記得一開始如何開展_講述的目的,這樣比較不會迷失,這種人也比較不會被騙。我們常常在聽演講時,會執取演講是否幽默?是否會講笑話?而不是在於演講的重點。這只是抓到旁分,而不是主軸。如果有相對的基礎,再回來聽佛法,就會有不同的感受。平常可以在職場上、生活中去練習,但這不代表在聽佛法時就OK。以我自己為例,剛開始聽師父開示時會睡著,就連拜佛時也會睡著,當時感覺蠻挫敗的。因為從小到大,很少在上課時打瞌睡。有時開車可以開好幾小時,早出晚歸,但是也不會在開車時睡著。因為當我覺得這是重要的事時,就會維持一定的精神。所以,當時覺得蠻挫敗的,覺得自己在學佛是有障礙的。雖然如此,平常的練習還是有加分的作用,它是助緣,不是正因。

(四)       學員:我的工作是護士,要在病人死亡後為病人淨身換衣服,但是佛法教我們不要馬上就做這件事(8小時內不可移動病人),我該如何處理?

法師:這好像是不得已,沒得選擇的事。如果可以,當然就可以不碰,但是沒得選擇,一定要做時,就輕一點。人死後,一般來說,感受比正常人強很多。稍微碰到一下,就會很痛苦。有些人,在其他人死後,在旁邊哭號,不僅沒有幫助反而會增長亡者的痛苦。縱使要悲傷,也可以選擇其他的方式。剛死亡的八個小時是轉變的過程,不要去驚動他。與其去幫他換衣服,不如不去驚動他,干擾他。不需要因為要有好看的外相而去驚擾他。在旁邊的人不要是會讓他生氣或是難分難捨的人,應該是能夠在旁邊勸導他、引導他提正念的人。讓他去注意這一生的善行,到下一世時比較容易得到善趣。平常如果能夠幫助別人,自己死時也容易受到幫助;還有平常也要做準備。前不久在印度,有一位修行人,死亡廿幾天後,身體還保持在一個良好的狀態。當地氣溫很高,一般人死亡沒多久,身軀就會腐壞,這種人很稀有,已進入禪定當中。有幾位法師,包含如證法師都去看過,因為這位修行人和團體的發展有些淵源。所以,這不單單只是一個佛法的概念,還有實際的例子。

不要太急躁的言語,動作,因為對死者都有極大的影響。一旦脫離肉體,感受的能力都比現在大好幾倍。所以,不需要太大聲,他就可以聽到。我們講無限生命是指心續的狀態,不是指身驅。因為心識狀態的延續,所以這一生發很大的心力去做的事會帶下去。雖然不記得,但是影響會繼續下去。單單以這一生來說,我們就常不記得習慣是何時養成,這是慣性作用,更何況下一生。但是,可以知道的是習慣不會忽然自己就跑出來,前面一定有醞釀的過程,業會帶下去。這一生的生命中,多增加朝向生命智慧之學,就能帶到下一生。如果,總是喜歡懶懶散散,也會變成一種習慣。如果總是習慣跟善知識在一起,有善知識的引導,縱使將來處在不好的環境,也知道要去尋找幫助。每個人都會遇到現實的拉拔,要從內容的認識開始著手。當觀念越來越清晰時,就知道該往那一邊去選擇,而不會造成一種傷害。

五.   回向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ilovebuddh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