溈山靈佑禪師正在打坐,弟子仰山禪師走了進來,溈山對仰山道:“喂!你快點說啊,不要等死了以後,想說也無法說了。”

仰山回答道:“我連信仰都不要,還有什麼說不說?”

溈山加重語氣問道:“你是相信了之後不要呢?還是因為不相信才不要呢?”

仰山:“除了我自己以外,還能信個什麼?”

溈山:“如果是這樣的話,那也只是一個講究禪定的小乘人罷了。”

仰山:“小乘就小乘,我連佛也不要見。”

溈山:“四十卷《涅槃經》中,有多少是佛說的?有多少是魔說的?現在你所說,是如佛說?還是如魔說?”

仰山:“都是魔說的!”

溈山老師聽了弟子這番話,滿意地點頭道:

“今後,沒人能奈何你了。”

仰山又問師父:“慧寂即一期之事,行履在什麼處?”

意思是我話雖說得對,此心還是不安;一期之事我是知道了,見地上我到了,境界也有一點,但是,什麼是我的“行履”呢?行履包括心理的行為,做人做事的起心動念,履字也包括功夫。

溈山回答他一句名言:“只貴子眼正,不說子行履”

換句話說,只要你見地對了,不問下面的修證功夫,因為見地對了,修證一定會上路的。就怕我們見地錯了,功夫再做得好,行履也是錯。

因此,後世誤傳為禪宗注重見地,不重功夫。其實每個祖師都是見地、修證、行願等持,差一點都不行。溈山的這句話,是天才的師父,對天才的徒弟說的,我們並不是仰山,這話對我們不一定適用。

 

《潭州溈山靈祐禪師語錄》卷1:「師坐次。仰山入來。師雲。寂子速道。莫入陰異。仰山雲。慧寂信亦不立。師雲。子信了不立。不信不立。仰山雲。祇是慧寂。更信阿誰。師雲。若恁麼。即是定性聲聞。仰山雲。慧寂佛亦不立。

師問仰山。涅槃經四十卷。多少是佛說。多少是魔說。仰山雲。總是魔說。師雲。已後無人奈子何。仰山雲。慧寂即一期之事。行履在甚處麼。師雲。祇貴子眼正。不說子行履。」(CBETA, T47, no. 1989, p. 578, b17-25)

: 慧寂為仰山禪師之法號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ilovebuddh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