省思


《妙法蓮華經》中以輪王比喻如來,以髻珠比喻一乘實理。眾戰有功者,論功獎賞,喻修行人戰勝魔擾,隨其根機,佛陀為說二乘、三乘法,陶鑄眾生令其根熟,遂於法華會上開權顯實,授記聲聞、緣覺二乘之人,皆得作佛。 

佛陀宣講《妙法蓮華經》,開示眾生令得悟入佛之知見──人人本具如來智慧德相,只因妄想執著不自證得。降伏妄想執著猶如一人與萬人戰,擊退眾魔,本具清淨心自顯,依此理落實修行,覺察、覺照去除妄想執著,無有更勝法門。故佛說《妙法蓮華經》為諸經中王,以髻珠喻,善教四眾弟子珍敬尊重、心相體信「人人皆可成佛」、「一佛乘」之真實道理。 

 

佛陀於《妙法蓮華經》舉髻珠為喻,為大眾開示佛法,有一位很有威德的轉輪聖王,深受人民愛戴,在他的領導下,國力蒸蒸日上,逐漸在諸城邦中崛起。他致力於富民強兵,統領各大城邦,終止連年爭戰,建立和諧共榮的大一統時代而努力。

但是,諸小國王有不服歸順者,於是轉輪王派出訓練有素的精銳軍隊,轉戰四方,降伏眾邦。每當軍隊得勝歸來,轉輪王總是論功行賞,從不吝惜,或賜田宅、聚落、城邑,或與衣服、配飾,乃至種種珍寶、象馬車乘、奴婢僕役……毫不吝惜,唯獨繫在他的髮髻中的一顆明珠,從來不賞賜與人。

為什麼轉輪王的明珠,不輕易與人呢?因為獨有轉輪聖王有此珠,若輕易與人,國王的眷屬一定都會震驚奇怪,難以接受。因此,轉輪王要一直等到天下一統大事底定,才以最隆重的儀式,將珍貴的髻珠賜與帶來和平的最大功臣!

「如來對《妙法蓮華經》的珍視亦復如是!」世尊說,如來圓滿福德、禪定、智慧,於三界中為大法王,以威德示教利導,率諸聖眾與諸魔軍共戰;於四眾弟子中應機施教,應其降伏種種魔軍之成就,隨根機為說諸法功德,令得禪定解脫、無漏根力、諸法之財,乃至賜與涅槃之城,言得滅度之果證,引導其心漸漸純熟,令其深信佛法法悅歡喜。不輕易為說《妙法蓮華經》一佛乘之理。就像輪王久護明珠,如來亦長夜守護、不妄宣說《妙法蓮華經》。

《妙法蓮華經》是諸佛如來第一之說,如髻中珠,末後賜與最大功臣;諸賢聖軍,降伏五陰魔、煩惱魔、死魔,滅三毒,出三界,破魔網,此時如來觀察眾生根機成熟,於是才宣講《妙法蓮華經》一佛乘究竟實相之理,眾生皆當成佛之旨。

典故摘自:《妙法蓮華經卷第五.安樂行品第十四》

文章錄自中台世界佛典故事

http://ctworld.org.tw/sutra_stories/story601-800/story690.htm

 



《妙法蓮華經》卷514 安樂行品〉:

「又,文殊師利!菩薩摩訶薩,於後末世法欲滅時,有持是法華經者,於在家、出家人中生大慈心,於非菩薩人中生大悲心,應作是念:『如是之人,則為大失。如來方便隨宜說法,不聞不知不覺、不問不信不解,其人雖不問不信不解是經,我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時,隨在何地,以神通力、智慧力引之,令得住是法中。』文殊師利!是菩薩摩訶薩,於如來滅後、有成就此第四法者,說是法時,無有過失,常為比丘、比丘尼、優婆塞、優婆夷、國王、王子、大臣、人民、婆羅門、居士等,供養恭敬、尊重讚歎。虛空諸天,為聽法故亦常隨侍。若在聚落、城邑、空閑林中,有人來欲難問者,諸天晝夜常為法故而衛護之,能令聽者皆得歡喜。所以者何?此經是一切過去、未來、現在諸佛神力所護故。文殊師利!是法華經,於無量國中,乃至名字不可得聞,何況得見受持讀誦?」

「文殊師利!譬如強力轉輪聖王,欲以威勢降伏諸國,而諸小王不順其命,時轉輪王起種種兵而往討罰。王見兵眾戰有功者,即大歡喜,隨功賞賜,或與田宅、聚落、城邑;或與衣服、嚴身之具;或與種種珍寶:金、銀、琉璃、車璩、馬腦、珊瑚、虎珀,象馬車乘,奴婢人民。唯髻中明珠,不以與之。所以者何?獨王頂上有此一珠,若以與之,王諸眷屬必大驚怪。

「文殊師利!如來亦復如是,以禪定智慧力得法國土,王於三界,而諸魔王不肯順伏。如來賢聖諸將與之共戰,其有功者,心亦歡喜,於四眾中為說諸經,令其心悅,賜以禪定、解脫、無漏根力、諸法之財,又復賜與涅槃之城,言得滅度,引導其心,令皆歡喜,而不為說是法華經。

「文殊師利!如轉輪王,見諸兵眾有大功者,心甚歡喜,以此難信之珠,久在髻中不妄與人,而今與之。如來亦復如是,於三界中為大法王,以法教化一切眾生。見賢聖軍,與五陰魔、煩惱魔、死魔共戰,有大功勳,滅三毒,出三界,破魔網,爾時如來亦大歡喜。此法華經,能令眾生至一切智,一切世間多怨難信,先所未說而今說之。文殊師利!此法華經,是諸如來第一之說,於諸說中最為甚深,末後賜與,如彼強力之王久護明珠,今乃與之。文殊師利!此法華經,諸佛如來祕密之藏,於諸經中最在其上,長夜守護不妄宣說,始於今日乃與汝等而敷演之。」

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,而說偈言:

「常行忍辱,  哀愍一切,  乃能演說,

 佛所讚經。  後末世時,  持此經者,

 於家出家,  及非菩薩,  應生慈悲,

 斯等不聞,  不信是經,  則為大失。

 我得佛道,  以諸方便,  為說此法,

 令住其中。  譬如強力,  轉輪之王,

 兵戰有功,  賞賜諸物,  象馬車乘,

 嚴身之具,  及諸田宅,  聚落城邑,

 或與衣服,  種種珍寶,  奴婢財物,

 歡喜賜與。  如有勇健,  能為難事,

 王解髻中,  明珠賜之。  如來亦爾,

 為諸法王,  忍辱大力,  智慧寶藏,

 以大慈悲,  如法化世。  見一切人、

 受諸苦惱,  欲求解脫,  與諸魔戰。

 為是眾生,  說種種法,  以大方便,

 說此諸經。  既知眾生,  得其力已,

 末後乃為,  說是法華。  如王解髻,

 明珠與之。  此經為尊,  眾經中上,

 我常守護,  不妄開示,  今正是時,

 為汝等說。  我滅度後,  求佛道者,

 欲得安隱,  演說斯經,  應當親近,

 如是四法。  讀是經者,  常無憂惱,

 又無病痛,  顏色鮮白,  不生貧窮、

 卑賤醜陋。  眾生樂見,  如慕賢聖,

 天諸童子,  以為給使。  刀杖不加,

 毒不能害,  若人惡罵,  口則閉塞。

 遊行無畏,  如師子王,  智慧光明,

 如日之照。  若於夢中,  但見妙事。

 見諸如來,  坐師子座,  諸比丘眾、

 圍繞說法。  又見龍神、  阿修羅等,

 數如恒沙,  恭敬合掌,  自見其身,

 而為說法。  又見諸佛,  身相金色,

 放無量光,  照於一切,  以梵音聲,

 演說諸法。  佛為四眾,  說無上法,

 見身處中,  合掌讚佛,  聞法歡喜,

 而為供養,  得陀羅尼,  證不退智。

 佛知其心,  深入佛道,  即為授記,

 成最正覺:  『汝善男子!  當於來世,

 得無量智,  佛之大道。  國土嚴淨,

 廣大無比。』  亦有四眾,  合掌聽法。

 又見自身,  在山林中,  修習善法,

 證諸實相,  深入禪定,  見十方佛。

 諸佛身金色,  百福相莊嚴,

 聞法為人說,  常有是好夢。

 又夢作國王,  捨宮殿眷屬,

 及上妙五欲,  行詣於道場。

 在菩提樹下,  而處師子座,

 求道過七日,  得諸佛之智。

 成無上道已,  起而轉法輪,

 為四眾說法,  經千萬億劫,

 說無漏妙法,  度無量眾生。

 後當入涅槃,  如烟盡燈滅。

 若後惡世中,  說是第一法,

 是人得大利,  如上諸功德。」

(CBETA, T09, no. 262, p. 38, c4-p. 39, c17)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ilovebuddh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