釋迦牟尼佛住世的時候,有一天醫羅缽龍王化成轉輪聖王來拜見佛陀,佛陀一見面就對他說:「你這個愚癡的人,在迦葉佛時受了戒,卻不能嚴守淨戒,才會得到下劣的長壽龍身,今日為何又起詐心?趕快回復原形!」

龍王回答說:「世尊!由於我結怨太多,如果回復龍身,恐怕有些眾生會來尋仇。」

佛陀便命令金剛薩埵守護龍王,到別處回復了原形。原來龍王的身體長了七個頭,身長大約是兩百隻驛馬排列起來那麼長,每個頭上各生了一棵很大的醫羅樹,風吹樹搖,立刻流出很多膿血,不僅弄髒身體,而且臭穢難聞,無數的蠅、蛆等各種蟲,遍布全身,不分晝夜吸食這些膿血。

龍王再以龍身來拜見佛陀,頂禮之後說:「希望世尊為我授記,何時可以捨棄龍身。」

佛陀說:「等將來人壽八萬歲,彌勒佛出世,他將為你授記捨棄龍身。」

龍王一聽,悲切地痛哭,七個龍頭上的眼睛不停地流出淚水,成為十四條波濤洶湧的河流。佛陀勸龍王不能再哭,以免造成災害,增加罪業。龍王才停止哭泣,向佛陀頂禮之後,隱身而去。

在場大眾向佛陀請教龍王的前因,佛陀說:「從前迦葉佛的時候,這個龍王出家修行,善於護衛三藏,修習定功,常在醫羅樹下經行,策勵自己:『即使樹葉打到額頭,也要忍受。』有一次,因為習定覺得疲倦,起來經行,醫羅樹的葉子跟以往一樣,又打到額頭。由於實在太痛了,於是生起瞋恚,用雙手折斷樹枝、扯下樹葉,丟在地上,忿忿不平地破口大罵:『迦葉佛啊!我對這些無情物犯了何種過失?為何它要讓我在修行中受到這種痛苦?』猛毒的瞋心一起,使他不分青紅皂白地破了戒,命終之後墮為龍身。」

 

 

《毗尼止持會集》卷8

「得叉尸羅國有醫羅鉢龍王。化身為摩納婆形。持滿篋金。徧遊諸處。說偈問言。

 何處王為上  於染而染著  無染而有染

 何者是愚夫  何處愚者憂  何處智者喜

 誰和合別離  說名為安樂

若有解者。即以金篋供養。然無有人能解釋者。漸行至婆羅尼斯國。復如是唱。有人報言。有上智人。住阿蘭若。名那刺陀。當解斯義。未幾那剌陀至。龍王以偈問。彼聞記憶告言。十二年後。當為汝釋。龍言太長太久。漸求減至七日。時那剌陀即往告五苾芻。苾芻答言。汝可問佛。即詣鹿林。禮佛足而坐。佛為說法。證預流果。願求出家。佛言。先為摩納婆解釋頌義。然後出家。應如是答。第六王為上染處。即生著無染。而起染說。此是愚夫。愚者於此憂。智者於此喜。愛處能別離。此則名安樂。彼若不解。更為說頌。若人聞妙語。解己勝修定。若聞不了義。彼人由放逸。彼若更疑汝。可對彼以爪截葉。若問世尊出世。報言已出。若問何處。報言在施鹿林。時摩剌陀受佛教已。至彼龍所。具答如上。彼龍化作金轉輪聖王。往世尊所。佛言。汝愚癡人。於迦攝波佛時。受佛禁戒。不能護持。感此下劣長壽龍身。今者何故還起詐心。汝今可復本形。龍言。世尊。我是龍身。多諸怨惡。恐有眾生共相損害。佛敕金剛手。為之守護。龍王別至一處。遂復本形。身有七頭。頭尾相去有二百驛(謂二百由旬也)。一一頭上各生一醫羅大樹。被風搖動。膿血皆流。霑污形骸。臭穢可惡。常有蠅蛆諸蟲。徧其身上。晝夜唼食。是時龍王即以本身。詣世尊所。禮足却住白言。惟願世尊。為我授記。當於何日捨此龍身。佛言。當來人壽八萬歲時。有佛出世。號曰慈氏。為汝授記。當免龍身。龍王悲哭。諸頭眼中一時淚出。成十四河。駛流驚注。佛令裁止。勿致損國。龍禮佛足。忽然不現。大眾問其往因。佛言。迦攝佛時。此龍於佛法中。出家修行。善閒三藏。具習定門。經行醫羅樹下。以自策勵。樹葉打頭。即便忍受。後時繫心疲倦。從定而起。策念經行。葉還打頭極痛。發瞋恚心。以兩手折其樹葉投地。作如是語。迦攝波佛無情物上。見何過咎。而制學處。令受斯苦。彼猛毒瞋心。毀戒命終。墮此龍中。」(CBETA, X39, no. 709, p. 411, c22-p. 412, b11 // Z 1:61, p. 415, a1-c2 // R61, p. 829, a1-p. 830, a2)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ilovebuddh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