省思:

《龍舒增廣淨土文》:「修福不修慧。富貴而愚癡。福慧若兼修。富貴而明了。二者皆不修。愚癡而窮困。佛以福慧兼修故謂之兩足尊。謂福慧兩足也。昔有二人同修行。一人專修福。一人專修慧。經數世後。專修福者因受福而作惡墮於象中。以有餘福。人乘之以戰。有勝敵之功。國王賜以瓔珞。其專修慧者得阿羅漢果。以不曾修福故。為僧而乞食。多不得之。故偈云。修福不修慧。象身掛瓔珞。修慧不修福。羅漢應供薄。此福慧所以不可不兼修也。」

 

羅漢與大象

 

從前,有兄弟二人隨佛出家。哥哥每天精進持戒,打坐參禪,卻忽略了隨眾作務,只勤修定慧,少修福德;弟弟則是勤勞工作,布施濟眾,廣修福德,但不能守持如來清淨戒律,多有毀犯。

後來哥哥往生之後轉世為佛陀的弟子,修得了羅漢道,而弟弟卻投生到大象群中,變成了象王。因為這頭象前世布施修福,這一生有大福報,不但色澤美麗光滑,更是力大無比。國王非常寵愛這頭大象,把大象封為「百戶王」,並用金銀珠寶把牠裝飾起來,並派專人照顧大象的飲食起居,讓他在宮廷過著舒適奢華的生活。

修成羅漢的哥哥情況就不一樣了,一次國內饑荒,羅漢哥哥他衣衫襤褸,托缽七日,都是空缽而回,飢餓和寒冷一直困擾著他。他餓得連腰都直不起來了,有時只得少許飲食,苟延生命。

一日,羅漢哥哥在路上托缽時,看到前世的弟弟投身在畜生道成為一頭大象,但卻身套縷羅綢緞,匹掛瓔珞珠寶遊行街道,城裡百姓都以美味佳餚來供養牠。

羅漢知道過去世他與大象的因緣,於是在黃昏時到大象住的地方,對大象說:

「我和你前世都有罪業,你好好回憶往事吧!」

大象蒙羅漢哥哥加持,當下回想起過去世的種種因緣。大象自知前世所造的罪業,憂愁不樂,從此絕食。

國王知道大象絕食,便派人查明原因,才知道日前黃昏有一沙門撫摩象耳,喃喃自語,當夜大象就不再進飲食了。

「那沙門到底說了什麼?」國王有點憤怒的問。

「沒有聽清楚他說什麼。」象王的守衛回答。

國王立刻吩咐衛士:「你馬上帶幾個人去請那位沙門過來一趟。」

不一會兒,衛士便將那位沙門請來。

「尊貴的沙門,謂問您跟我的象王說了什麼?牠自從見了您之後,就悶悶不樂、不再飲食。」國王著急的問著。

「我只與牠說我與你過去都有罪業,並沒有多說別的。」沙門回答的說。

沙門並向國王說明他與大象過去的因緣,國王聽了以後,深深體會到因果報應,果然絲毫不爽。後來就流傳著這麼一首偈:「修慧不修福,羅漢托空缽;修福不修慧,大象披瓔珞。」

 

《雜譬喻經》卷1

「昔迦葉佛時有兄弟二人。出家俱為沙門。兄好持戒坐禪。一心求道而不好布施。弟好布施修福而喜破戒。釋迦文出世。其兄值佛出家修道即得羅漢。而獨薄福常患衣食不充。與諸伴等遊行乞食。常獨不飽而還。其弟生象中。為象多力能却怨敵。為國王所愛。以好金銀珍寶瓔珞。其身封數百戶邑。供給此象隨其所須。時兄比丘者值世大儉。遊行乞食七日不得。末後得少麤食殆得存命。先知此象是前世兄弟。便往詣象前。手捉象耳而語之言。我與汝俱有罪也。象便思惟比丘語。即得自識宿命。見前世因緣。象便愁憂不復飲食。象子怖懼便往白王言。象不復飲食不知何意。王問象子先有人犯此象不。象子答王言。無他異人。唯見一沙門來至象邊須臾便去耳。王即遣人四出覓此沙門。有人於林樹間得。便攝此沙門將詣王前。王問沙門言。至我象邊何所道說。沙門答王言。無所多說。我直語象言我與汝俱有罪耳。時沙門便向王。具說前世因緣事。王意便悟。即放此沙門令還所止。」(CBETA, T04, no. 207, p. 523, a7-27)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ilovebuddh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