省思

聰明才智可能帶來一時的榮耀,但是卻無法克服侵蝕理性的惡念;清明的智慧,是煩惱暗宅中的明燈,能破除惡見。正知正見猶若良藥,而善知識則如調配藥方的醫者,欲除心中煩惱之毒,須先識得良醫,並按部就班的服藥。切莫輕信來路不明的「秘方」,否則,非但無法袪毒,反倒加重了病情。行者!當以恭敬之心淨信正法──皈依佛,禮敬一切有情本具的佛性;皈依法,以謙卑心修學無量法門,深信因果;皈依僧,反省檢討,自淨其意,恆修戒定慧三無漏學。相信,化度了自心的貪瞋癡慢疑,清淨的智慧必能現前。

 

  清早,佛陀與弟子們經過犁越河畔,要前往毗舍離城時,發現有一艘漁船捕到大魚,可是怎麼也拉不上來……最後,五百位漁夫召集了五百位牧牛人,連同牲口們,拚著命、氣喘吁吁的,總算把大魚拉上岸。一看,大家不禁倒退了好幾步,寒毛直豎,因為這條魚身上,竟然長了上百個頭!有的像驢,有的像馬、駱駝、虎、狼、猿猴、狐狸,豬頭、狗臉……叫得出名字的、從未見過的,一應俱全。

  佛陀讓阿難尊者去看看究竟發生了什麼事,阿難看了以後回報這一件身有百頭大魚的事。

  佛陀和比丘門一起走到百頭魚身邊,殷殷詢問了三次:「你是迦毗黎嗎?」魚皆答:「是。」世尊又問:「當初教養你的人,現在在什麼地方呢?」魚說:「她墮入阿鼻地獄,苦不堪言……」

  看到這一幕,大眾的疑惑更深了,於是多聞第一的阿難,恭敬地走向前去,請世尊為大眾開示百頭魚的因緣果報,於是佛陀就為大眾開示。

  在迦葉佛時代,有一位婆羅門之子,名叫迦毗黎。迦毗黎非常聰明好學,從小到大,無論在任何團體中,他的表現都非常傑出,從不曾讓老來得子的父母失望。不久以後,迦毗黎的父親過逝了,臨終前,千交待萬交待要迦毗黎不能和佛弟子們辯論道理,因為佛門的智慧深不可測是迦毗黎絕對比不上的。

  年老的母親對迦毗黎有了更深的冀望,一次,她問迦毗黎:「孩子啊,你這麼聰明,天底下沒有人比得過你吧?」迦毗黎誠實的回答:「母親,跟著迦葉佛的出家人智慧太廣大了,我實在追不上他們啊!任何人有疑問去請教他們,都能得到滿意的回答;可是,這些問題,我卻都答不出來。」

  母親說:「那麼你何不去學佛法呢?這樣,你就不會輸給他了。」「母親,您不明白,學習佛法必需要出家,我是一介凡夫,如何能學習佛法?」迦毗黎回答。迦毗黎的母親有些猶豫了,因為她只有這麼一個兒子,怎麼捨得讓他出家呢?但她又忍不下這口氣,於是一咬牙:「好,那你就假裝出家學佛,可是我們約定在先,一旦學好了,你就要趕快回來孝順我。」

  單純的迦毗黎進入了僧團,開始研讀佛法,以他的聰明才智,很快就能了解經典的道理。他的母親也時常去探望他,每隔一段時間,母親就會滿心期待地問:「孩子啊,你現在學得怎麼樣了,可以勝過那些比丘嗎?」迦毗黎回答學問還可以,但是修證不行。我問別人,他們都能夠清楚分別;別人問我,我卻不知道。

終於,迦毗黎的母親忍不住對他說:「我教你,以後只要有人說法勝過你,你就用不屑的口氣回罵他:『你們真是太愚癡了,沒見識!比豬頭還不如……』這樣,就沒有人敢再說下去,或者譏笑你了。」迦毗黎雖然知道生氣罵人不對,但是,因為不想違背他的母親。所以他一旦理屈,就真的開始用罵人的方法,來掩飾自己的不足。日子一天天過去了,原本善良的迦毗黎,變得愈來愈傲慢,愈來愈口不擇言,用他能想到的一切動物來罵人,如:豬頭、狗臉、驢頭、馬臉、猴臉……等來侮蔑一位又一位的聖者。

 

「如此深重惡業,使迦毗黎招感墮為水族,受生得魚身的惡果,身上長滿了百餘顆畜生頭,猶如無數毒瘤。」佛陀的音聲中,流露著無限的悲愍,教化了一旁聽法的大眾。

 

原文

賢愚經 (五一)迦毘梨百頭品第四十四(丹本為四十九)

  如是我聞。一時佛在摩竭國竹園之中。爾時世尊。與諸比丘。向毘舍離。到梨越河所。是時河邊。有五百牧牛人。五百捕魚人。其捕魚者。作三種網。大小不同。小者二百人挽。中者三百人挽。大者五百人挽。於時如來。去河不遠。而坐止息。及諸比丘。亦皆共坐。時捕魚人。網得一大魚。五百人挽。不能使出復喚牧牛之眾。合有千人。并力挽出。得一大魚。身有百頭。若干種類。驢馬駱駝虎狼豬狗猿猴狐狸。如斯之屬。眾人甚怪。競集看之。

  是時世尊。告阿難曰。彼有何事。大眾皆集。汝往試看。阿難受教。即往看視。見一大魚。身有百頭。還白世尊。如所見事。

  世尊尋時。共諸比丘。往至魚所。而問魚言。汝是迦毘梨不。答言實是。鄭重三問。汝是迦毘梨不。答言實是。復問教匠。汝者。今在何處。答言墮阿鼻地獄中。

  爾時阿難。及於大眾。不知其緣。白世尊曰。今者何故。喚百頭魚。為迦毘梨。唯願垂愍。而見告示。佛告阿難。諦聽諦聽當為汝說。昔迦葉佛時。有婆羅門。生一男兒。字迦毘梨(晉言黃頭)。聰明博達。於種類中。多聞第一。唯復不如諸沙門輩。其父臨終。慇懃約敕。汝當慎莫與迦葉佛沙門講論道理。所以者何。沙門智深。汝必不如。

  父沒之後。其母問曰。汝本高朗。今頗更有勝汝者不。答言沙門殊勝於我。母復問言。云何為勝。答言我有所疑。往問沙門。其所演說。令人開解。彼若問我。我不能答。以是之故。自知不如。母復告言汝何以不往學習其法。答言欲學其法當作沙門。我是白衣。何緣得學。母復告曰。偽作沙門。學習已達。還來在家。奉其母教。而作沙門。經少時間。讀誦三藏。綜練義理。母問之曰。今得勝未。答言學問中勝不如坐禪。何以知之。我問彼人。悉能分別。彼人問我。我不能知。因是事故。未與他等。母復告曰。自今已往。若共談論。儻不如時。便可罵辱。迦毘梨言。出家沙門。無復過罪。云何罵之。答言但罵。卿當得勝。時迦毘梨。不忍違母。後日更論。理若短屈。即便罵言。汝等愚騃。無所識別。劇於畜生。知曉何法。諸百獸頭。皆用比之。如是數數。非一非二。緣是果報。今受魚身。而有百頭。

  阿難問佛。何時當得脫此魚身。

  佛告阿難。此賢劫中。千佛過去。猶故不脫。爾時阿難。及於眾人。聞佛所說。悵然不樂。悲傷交懷。咸共同聲。而作是言。身口意行。不可不慎。時捕魚人。及牧牛人。一時俱共合掌向佛。求索出家。淨修梵行。佛即言可。善來比丘。鬚髮自落。法衣在體。便成沙門。是時世尊。為說妙法。種種苦切。漏盡結解。成阿羅漢。復為眾會廣說諸法。分別四諦苦集滅道。有得初果乃至第四果。有發大道意者。其數甚多。爾時四眾聞佛所說。歡喜奉行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ilovebuddh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