廣論聽聞-於道總建立發決定解

聽聞進度:

廣論:P66L1

錄音帶:32B 18’59”-23’57”(4’58”)

一、於道總建立發決定解,二、正於彼道取心要之理。」

師父開示:

我們曉得修行難的有兩樣東西,第一個就是正確的知見不大容易建立,所以得到正見了以後,然後是見道,見道這個是對的,這個錯的,儘管你見是見道了,可是以你的無始以來的習氣還在,所以把你所見道的消容這個習氣,所以見道然後修道,大徹大悟的祖師,他也這麼說,我雖然大徹大悟見到了佛性,什麼叫佛性啊?覺性,換句話這個才是正確無誤的,但是我無始以來的習性還在這裡,那個時候怎麼辦呢?就拿我所見的消容這個習氣,話是不一樣的,內涵還是一個見,然後修,這說明什麼?我們現在真正重要的第一個要認得他,第二要去除他,請問現在我們在這個地方大家是修了個半天,你認得了嗎?不認得,不認得你怎麼去除?

我說難道念佛錯了嗎?沒錯!可是現在我們不妨去衡量一下,現在我們的念佛是什麼一個狀態?當然有兩種,有一種呢大祖師,通常說印光大師那是再來人,他是接引我們的,說實在他弘那個法門是應我們根器說現在這樣的,他自己的本地風光如何修法,他講出來的不一定是,我想我們大家信得過,或者有的人雖然講的話我們不一定體會得到,所以一般對我們初機的人來說,只能說現在這個時候你看看那個世間這麼糟糕,你只有一個勁兒的念佛,所以我們不管什麼反正就是念佛去了以後,所以這個叫做什麼?「帶業往生」。這是很明白的說得清楚,那麼當然有人提出來這個「消業往生」,這個各有他的理由,我們千萬不要在這上面爭論。我門把握住這個內容,所以實際上我們能去的,即使能去還帶了個業,去了以慢慢的怎麼辦?你還是要走這個路,你要認得它,認得它了以後呢,然後你要淨化它,這不是一個事實擺在這裡嗎?就這樣。

所以實際上面我們覺得在修行,其實對這個方便法門來說,跳出這個生死輪迴來說,這是個最殊勝,最了不起的一件事情。可是直接當下的說淨除我們的煩惱,然後呢要想慢慢的把那個煩惱的習染把它洗乾淨這一點,正面來說的話,還沒有碰到,對不對?想想看是不是?所以概念很清楚很明白,為什麼?因為我們對那個道的整體的內容,不要說整體談不到,道是什麼?不知道,我們只曉得,世間苦,反正你跟著它去,去了以後問題就解決了,是啊!居然現在說我們這個留學政策,這個比喻是非常好,到底你那裡念些什麼書啊?不知道,只曉得到那裡才好的,反正你一個勁想辦法去把英文補習好,然後護照拿到,去了,問題解決了;所以將來真正去學的東西可不是這個護照,可不是現在那些東西喔?這個清楚嗎?很清楚很明白。

所以我在這個地方也常常說,假定說真正要去念佛這是一個很好的事情,但是我們不必說,年青有為的出家人不要走這種念佛法門,應該走另外一個,還是要念佛,為什麼?一方面我自己去,一方面要幫助別人,那個時候你要幫助別人的話,多多少少對道的內涵我們有一點認識,這個很重要,實際上呢這個是不是單單幫助別人,不是!你能夠有的這個認識,然後你去的時候,那時候就不是「帶業往生」了;當然了,我們弄的不好還是「帶業往生」,弄的好的話你就可以「上品上生」了,這個情況就差了天差地遠了。所以絕對不是不去,是正因為如此,我要去就要不但自己去,還要帶著別人去,這樣才好,那麼在這種情況之下,關於這個概念就很重要了。還有呢,你了解了這個,你修行的時候絕不動搖,要不然我們聽見東風這個人講東風東倒,他講這樣好,他講講那樣好,你心裡面就一點的把握都沒有。這唸書,在這個地方覺得不好,跑到那裡,跑到那裡又覺得老樣子,又跑到那裡,到最後說唸書不好。修行,修了半天又覺得不會修,那要去唸書,一生就這麼浪費掉,所以現在這個地方告訴我們,要先把那個概念先建立起來,然後呢建立起來當然既然成為道,一定是沒有錯的,還要發決定解,你確定曉得,原來這樣的。

  

廣論聽聞段落:

Q1:造成難以修行的兩個因素為何?

Q2:「帶業往生」的特點為何?師父用何種比喻來解釋「帶業往生」?

Q3:如何讓自己不會「東風東倒」,心裡一點主意都沒有?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ilovebuddh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