聞寡故咸妄推測

教尠故悉生邪見

碎裂損惱分別頭

戮穿敵主閻魔心

師父

 

有一種人孤陋寡聞,聽聞很少,但是自己覺得自己很有學問,遇見事情的時候,偏偏意見很多,很自信、很固執。儒家有句話:「愚而好自用,賤而好自專」,如果我們知道自己愚痴,至少不會覺得自己很了不起,所以就肯學。可是我們偏偏不會覺得自己很愚痴,還覺得很有學問,所以意見很多,還妄加判斷,覺得應該這樣、應該那樣,這樣會出很多的岔。

  「井底之蛙」講的就是這種人:有個小小的井,裡邊住著一隻青蛙。有一天來了另外一隻青蛙,牠從大海來,井蛙看見了大海的青蛙,高興地問牠打哪裡來?牠說從海洋那邊來,井蛙不曉得海洋是什麼,就問:「海洋是不是這個樣子?」牠就畫了一個小小的圈,住海洋附近的蛙說:「不是不是,比這大多了。」井底的蛙無法想通,又畫了更大的圈,問:「是不是這樣大?」我們可以想像得到住在井裏的蛙,永遠無法想像海洋有多大,可是牠心裡面就是不相信有這樣的事情。最後牠決定要去看,所以住大海附近的青蛙,就帶著井蛙到大海去看。結果井裏的蛙一看,就被嚇破了膽、死掉了。

  大家聽完了這故事,可能笑一笑就算了,很少會拿這個故事來反觀自己。最近我發現自己很少不犯這個毛病。老師說以前西藏人總覺得西藏實在是大得不得了,從來沒有想到西藏以外還有多大的世界。後來他們要到印度來,聽說印度比西藏大,他根本不能接受。到了印度以後,他還是很難接受這個事實。所以不只是佛法,世間真正有見識的人,做事情做得深遠的人,通常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,便是見多識廣,而且會不斷地精益求精。反過來,我們自己最容易得少為足,很容易把自己的見解和固執,陷在小小的圈子裏。有很多人的遠見是先天帶來,然而一般來說,我們都要靠學習。學習的過程中,我們會遭到一些超越我們想像的事物,如果我們能夠拓寬自己的心胸,自然而然會有改善。

  我們因為孤陋寡聞,然後自己還執著,而且執著的部分都是錯誤的邪見,乃至於行為也是,這就是我愛執。所有的問題都從這上面產生,但這並不是一個理論,也不是簡單說一下就可以了解、可以做得到的,這裏一個偈,一個偈,一再地重覆,實際上並不是重覆,而是真實現象就是如此,而且針對不同的情況,每一件事情的背後,都是這個我愛執,它是真正傷害我們的根本。

<摘自利器之輪講記二十五>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ilovebuddh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